乌鲁木齐市2017年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...
【案例概述】
近日,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全国20余座城市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引发争议。该广告以巨型脉动饮料瓶身造型呈现,瓶身高度超过1.5米,凸出部分超过30厘米。视觉冲击的背后,是凸起装置对公交站台有限空间的侵占——在多个城市,瓶体直接悬置于候车座椅上方,导致原本可容纳3-4人的座位区域被压缩至仅能坐下1-2人。


图据网民
6月22日,广东、北京、浙江、山东等多地网民陆续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,随后话题持续发酵,引发舆论热议和媒体关注。
6月23日,脉动品牌所属达能官方客服向媒体表示,已收到相关反馈,会将此事反馈至公司,并积极处理。同日,广州公交集团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,脉动立体广告是广告业务的创新尝试,已看到网民反馈并积极跟进处理,“被瓶身挡住的座位,已经挪到一边了”。
6月24日,据媒体报道,脉动客服工作人员表示,若收到相关意见,会及时转达公司相关部门,评估改进方案。
6月25日,广州公交集团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称,预计10天完成调整。
6月26日,制作方海南白马广告媒体投资有限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为未考虑公交站不同规格表示歉意,将根据市民诉求进行积极整改。同时,《潇湘晨报》称收到了来自该制作公司的一份声明,声明中提到,制作公司在发现问题后,在确定合法及不影响安全性的前提下,采取了包括调整更换广告内容、调整座椅与灯箱之间的合理间隙等多项优化措施。

图:制作方海南白马广告媒体投资有限公司声明内容
【舆论透视】
?创意表达与公共利益失衡,是立体广告争议的根源
脉动此次营销舆论风波,表面是设计缺陷引发的公共体验问题,深层则折射出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化边界失守的系统性矛盾。一是物理空间遭侵占戳中民生痛点。如,网民反馈原本完整的候车区域被切割,市民在高峰时段被迫站立等待;部分站点的避雨面积同样被压缩,雨天候车体验进一步恶化。此外,凸出30厘米的硬质塑料瓶身与乘客头部高度接近,对低头族和视障人群构成潜在威胁,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二是公共资源属性的认知错位。公交站作为市政公共服务设施,核心功能是保障市民候车便利与安全。我国《广告法》明确规定,户外广告不得影响市政公共设施、交通安全设施、交通标志、消防设施、消防安全标志的使用。当商业装置挤压公共服务空间,实质已构成对公共资源属性的漠视。这种本末倒置的设计思维,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品牌方对公共空间功能优先级的误判。
?回应主体呈现“去品牌化”特征,给公众产生责任分散之感
从积极方面来看,广州公交集团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在舆情曝光次日,就开始对“广告霸座”问题进行整改,将部分被瓶身挡住的座位挪到一边,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意愿。
然而,从整体来看,本次事件涉及品牌方、广告制作公司、公交集团广告传媒公司等多个责任主体,各方在应对舆情时的协同性和一致性不够,容易让公众产生混淆和误解,影响了整体应对效果。具体而言,广告制作公司、公交集团广告传媒公司先后接受媒体采访,前者采取应急措施移位座椅,后者承认“未考虑公交站不同规格”并通过媒体发布致歉声明。此外,与本事件相关的其他城市负责单位亦零星接受媒体采访,纷纷表达出“如果后期普遍反馈广告会带来不便,将重新考虑广告安装方案”的态度。
但作为责任主体的脉动品牌及达能公司方面,仅见客服人员的简短回应,话术官方色彩浓重,后续动作失灵。责任主体的模糊化呈现,实质弱化了脉动作为源头决策者应承担的直接责任,易对脉动品牌美誉度造成更广泛、更持久的损害。
其次,广州公交集团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初期回应聚焦合规性,表示“《广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规范》中,并没有相关条例禁止候车亭灯箱设置特型广告”,却回避了公共价值层面的核心质疑。这是一种典型的“合规惰性”思维,即用最低标准逃避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,一定程度上会激化舆论对立情绪。
?企业需平衡商业创意与社会责任,完善舆情风控体系
脉动此次事件给其他企业带来了诸多启示。其一,企业在进行广告创意和营销策划时,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效果,将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。创意不应仅仅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吸睛,更要关注其对公众生活、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,避免因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对公共利益的维护。其二,要注重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。在广告投放前,可通过多种方式评估舆情风险,提前避免可能引发争议的设计元素和投放方式;在广告投放后,要密切关注公众反馈,及时回应质疑和批评,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,提高公众对品牌的认可和好感度。其三,在涉及多个关联主体的舆情事件中,应强调“第一责任人”原则,主责单位需警惕失声带来的失责质疑。如,脉动此次事件中,作为广告主和品牌方的脉动“隐形”,这种沉默被广泛解读为回避责任、缺乏担当,极大消耗了品牌长期以来积累的公众信任。
- 2025-08-04陇周刊(2017年 第3期)
- 2025-08-04陇周刊(2017年 第4期)
- 2025-08-04 陇周刊(2017年 第5期)
- 2025-08-04 陇周刊(2017年 第6期)






